2025年01月11日

福音书评 | 细看《等待戈多》中的“虚无”

作者: 肖朋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3年05月13日 08:53 |
播放

人生在走走停停的过程中,充满着无休止的期待与失望。似乎人们只是在有限的时间当中重复着同样的事件,也同时在等待着死亡。最近正值清明节的假期,在一位家人的推荐下,我翻开了贝克特的这部《等待戈多》,想在其中一探究竟。

在《等待戈多》的故事中,其中主角是两位流浪汉,他们的名字是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还有三位配角,是富翁波卓,受虐的奴隶幸运儿以及送信的小男孩。全本书的内容中几乎没有故事,没有情节,只是以重复又看起来无意义的对话进行着剧情的发展。在第一幕中,两个流浪汉一边闲聊一边在等待着这位“戈多”。

这位“戈多”是谁呢?他们似乎也不清楚,只是知道应该等他,因为他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希望。到了黄昏时分,波卓与幸运儿出场了,两人在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互动之间彰显出了极有掌控欲的富人与为了活着却丧失了尊严的仆人的关系。他们走后,来了报信的男孩告诉两个流浪汉说:“戈多今晚不来了,明晚准来!”第一幕就在两人的失落当中结束。

来到第二幕,故事似乎重复了第一幕的剧情,总体没有太多的变化。两个流浪汉在苦等中继续一边闲聊一边等待戈多。临近黄昏,波卓与幸运儿再次出现了。这时波卓的眼睛瞎了,他似乎失去了上一幕的威风,而不得不依靠着幸运儿才能行动。随后,那位报信的男孩再次来对他们传话说:“戈多今晚不来了,明天准来!”于是,两人深深的陷入失望中,故事也在两人痛苦的绝望中落幕。

当我读这部在二战时期之后所写出的“荒诞派”作品时,在其中一次次看似无意义的对话中,使我不得不思想的是:作者希望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呢?在灰蒙蒙的天空下,我们看到的是两个十分荒诞的角色。他们是两个无聊、低贱、思维又空洞的流浪汉。他们在社会中没有地位,也找不到自己必须存在的意义,所以他们希望通过等待到“戈多”来改变他们的命运。我们也看到一个像牲口一样出现的奴仆“幸运儿”和一个信手拈来玩弄他的主人波卓。最后,我们还看到一个传口信的小男孩。当这些人物及对话排列在一起的时候,我想作者想展现给我们的,便是人生意义的虚无及只能绝望的活着。

在19世纪时,尼采提出了“上帝已死”的言说。但当时似乎并未给信仰上帝的人带来太大的影响。但是当20世纪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希特勒屠杀了600万犹太人时,无数的人在苦难当中发问道:“上帝在哪里”?这一可怕的事件使许多人开始怀疑上帝,并重新思考人存在的意义。而作者贝克特的家人同样的也都是信仰上帝的人,在这样有浓厚信仰氛围下长大的贝克特自然也会有对上帝的认识。但是他为什么会在《等待戈多》中呈现出如此绝望的结局呢?

在他的作品中,我留意到两个流浪汉反复的出现这样的对话:“咱们走吧!”,“咱们不能”,“为什么?”,“咱们在等待戈多”。可是,戈多究竟是谁?他们等待戈多到底要做什么?作者并没有在故事中明确指出。有人通过“Godot”来猜测是作者按指“上帝”,也有人认为“戈多”就是死亡本身。人不过是在苦苦的等待死亡,因为无论是谁的出现在死亡面前都是荒诞又绝望的。

贝克特的《等待戈多》中反映出了人类生命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虚弱虚空并绝望的精神状态。 也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恐怖影响下,使得这部作品充斥着悲观主义的色彩笼罩着读者的眼睛。这种“悲观主义”的态度使人对上帝、社会、人生都持有悲观失望的态度。这群人自然的认为世界本就是变幻莫测的,而人也注定要遭受各样的苦难,因而不得不陷入生不如死的绝望之中。甚至,他们也会以传道书中所传讲的“虚空”来支持他们的观点,认为圣书也赞同他们所持受的这种悲观主义。可是,上帝真的是这样教导我们的吗?

乍一看,传道书中的“虚空”确实有一些悲观主义的色彩,比如它指出了人生的短暂以及人生多苦等。但有一点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传道书讲人生的虚空并不像悲观主义者所讲的那样,对生活完全没有希望。传道书的作者告诉我们这个世界的本质就是虚空的,虚空应该理解为“蒸汽”或是“无实在意义”。可为什么全人类都会这样呢?是因为自从在伊甸园中人类始祖亚当夏娃代表人类犯罪之后,死亡就成为了这个世界的定局,所有亚当的子孙与万物都只能伏在在虚空之下,一同劳苦叹息,等候。

传道书的作者所罗门在其中一共提到了25次“虚空”。并非是他有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反倒是在他拥有了无数的财富和绝世的智慧后,仍然无满足内心的空虚,所以称他的财富和智慧是“捕风”和“毫无益处”。所罗门在尝尽人生的虚空之后,他以强调“虚空”一词来使世人知道凡是离弃上帝的人都是活在“日光之下”。当人活在日光之下时就好像在追求着一个个的泡沫,当这泡沫看起来越来越大的时候,忽然就会破裂,仿佛什么都没有留下,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由此看来,似乎所罗门的世界观和悲观主义的极其相似,都将世界视为“虚无”。但是,所罗门并不是停留在日光之下的虚空当中无法喘息,他乃是借着这绝对的虚空来告诉世人在日光之上有一位爱惜人的上帝可以改变人生的虚空。如他在传道书的后段中明确的教导年轻人要在衰败的日子未到以前先寻求创造他们的上帝,好敬畏祂,遵行祂的诫命。因人只有通过寻求日光之上的神,才能寻回永生,人生才能得到真正的满足和喜乐!

而这是《等待戈多》中的人物在陷入虚空的绝望中所无法看到的。两个流浪汉知道唯有“戈多”能给他们无意义的人生带来真正的盼望。但故事却以“戈多永远不会来”的绝望作为结束。这一世界观却与上帝所启示给我们的福音不同。无论“戈多”到底象征着什么,在流浪汉的心里一定意味着“救赎”。因着唯有造人的上帝才能给人带来生命真正的救赎,故此上帝并不是像故事中所说的那般迟迟不来。在圣经的启示下,这位上帝早在2000多年前差下祂的爱子耶稣基督为罪人降生在马槽当中,为担当罪人的罪孽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并在死后第三天奇妙的复活!使每一个仰望相信祂的人都能得到永生。当我们因信与基督联合之后,就脱离了死亡的咒诅,得到了新的生命,我们所作每件事情不再成为“虚空”,而是具有“永恒的意义”。就如保罗所说:“感谢 神,使我们藉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胜。所以,我亲爱的弟兄们,你们务要坚固,不可摇动,常常竭力多作主工,因为知道你们的劳苦,在主里面不是徒然的。”

这是耶稣基督宝贵的福音对人生虚空的翻转。他为我们冲破了日光之下被咒诅的生活,以祂的复活带我们来到日光之上的荣耀之中。这样的救赎之工使我们存在的意义不再是虚无或荒诞,而是被祂分别为圣,活着的思想和行动都充满了为荣耀上帝而活的永恒意义!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